欢迎来到北京旅游学会官网! 今天是:
首页
关于学会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制度
领导机构
分支机构
专业委员会
专家观点
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理事会名单
候选人名单
学术活动
调研走访
学术论坛
学会智库
学术报告
出版著作
学术论文
文旅动态
绿皮书
加入我们
会员申请
论文征集
专委会申请
联系我们
首页
专家观点
曾博伟——强化政策支撑 多措并举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曾博伟——强化政策支撑 多措并举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发表时间:
2024-12-27
旅游消费对应服务消费和最终消费,对应多层次消费和可重复消费,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促进旅游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转型。近两年来,在多重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我国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逐步恢复、稳步增长,未来充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还需要多措并举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充分激活旅游消费市场。
一部分人的旅游既是扩大消费的潜在力量,也是另一部分人的工作机会。未来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好带薪休假,优化节假日制度安排,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进一步激活旅游消费市场。
二是破解旅游新消费领域的政策瓶颈。
当前,人民群众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等新消费领域的热情很高。然而,由于政策方面的问题,旅游新消费领域创新受到诸多限制。比如,由于相关部门不愿对高风险项目审批把关,不少体育旅游项目难以开展;由于缺少自驾车营地的消防标准,一些地方自驾车营地消防审批存在困难;由于缺少配套的医疗报销政策,康养旅游发展难以实质性推进。未来有必要针对旅游新消费领域,提出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
三是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旅游公共服务既是恢复和扩大旅游消费的重要一环,又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目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厕所、停车场、集散中心、安全保障等存在薄弱环节。相较于文化公共服务,旅游公共服务没有固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未来有必要将旅游公共服务作为财政投资重点支持的领域,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能力,从而为恢复和扩大旅游消费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既是旅游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扩大旅游消费的新领域。城市是旅游消费发展的主要场景和最大潜力,未来可以考虑创新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思路,在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沿线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城市试点,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将城市作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的主要载体。各地还可以通过鼓励旅游城市发展街头艺术增加城市“烟火气”,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探索建立博物馆和重要文化旅游景点持证讲解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采取延长开放时间等举措,进一步创新文旅融合方式。
五是帮扶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尽管旅游市场逐步复苏,但是各类旅游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依然较大。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对旅游企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理顺旅游平台型企业和旅游实体经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旅游经营环境。推动成立旅游领域的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旅游领域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创新力强、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经营主体。
六是加大旅游发展财政支持。
旅游业兼具产业和事业属性,正外部性强,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有利于更好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未来需要建立稳定的旅游财政经费来源,并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引导地方旅游业发展。
七是强化旅游空间政策支持。
土地问题是制约旅游产品供给的一大“瓶颈”。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原国家旅游局2015年共同出台的土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已经到期,未来有必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需要,重新制定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土地政策文件。
八是促进旅游区域平衡发展。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面临困难,亟须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经济复苏。可以考虑由国家层面牵头出台专门支持西部和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实现西部和东北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此外,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设立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试验区,进行特殊政策和体制机制试点。
九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可以考虑将智慧旅游纳入国家新基建建设范畴,将城市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和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城市型目的地智慧旅游发展。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拓宽5G技术在旅游领域的运用,鼓励无人驾驶、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在旅游领域的率先运用。支持数字旅游发展,推动智能酒店、沉浸式乐园、数字景区等数字化发展。全面提高旅游职业教育水平,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高职院校发展。
十是完善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
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旅游行业的治理能力。加快完善旅游统计制度,提高旅游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形成能有效反映、引导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数据体系。建议打破旅游资源分割管理的局面,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力度;提高对旅游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能力,加大部门协作联合执法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旅游法修订中进一步强化旅游产业促进内容,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编辑| 刘厚均
审核|张慧英 王政红
北京旅游学会
上一篇:吴若山——“提质增效”激发文旅融合蓬勃力量
下一篇:张玉钧——北京生物多样性论坛第十一期顺利举办
分享到
全
站
搜
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