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福建、安徽、湖北考察时多次强调,“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还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可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通过旅游庞大的市场消费带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更在于用旅游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通过旅游的方式更好地接触、领略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通过旅游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绝不仅仅是面向每个中国人,同时更要通过入境旅游发展,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型入境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让外国游客深度体验,向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为了让更多的外国人亲身体验中国、感受中国、认识中国,国家在签证政策、支付环境等多个方面作出了大幅度的改进和优化。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2024年12月17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随着入境政策不断优化,旅游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通过旅游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与意义也日益突出。
因此,无论是面向国内游客还是面向入境游客,要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就必然会涉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可讲的故事有很多,那在短暂的旅游行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应该讲什么样的故事?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由谁来讲合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导游人员之外,还应该如何选择中国故事的“讲者”?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应该选择哪种方式来讲解最有效?听故事的人各不同,究竟应该如何才能真正用听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凡此种种,看似简单的“讲好中国故事”,真正要做到位很不容易,是一个很值得持续、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