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旅游学会官网! 今天是:
创新旅游业态,深化文旅融合——第十九届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在京举办
发表时间: 2024-11-04

image.png



BISU





11月1日,第十九届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暨2024年“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举办。本届论坛以“融合发展,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旅游强国建设的战略方向、实施路径,共同探索新发展格局下旅游业的新趋势、新问题、新现象,进一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强国建设。本届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和科研处承办,由北京旅游学会、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及中国旅游研究院饭店产业研究基地协办。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政界、学界、业界专家,行业领袖及媒体代表到场参会。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原国务院参事室交流合作司司长、中国会奖旅游目的地城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召集人孙维佳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朋波教授主持。


image.png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李朋波主持大会开幕式


常林在致辞中提到,近日北京市已正式发布《北京市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首都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目标和任务,首次提出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到2029年要把北京建设成为旅游强国建设的先行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


image.png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常林致辞


计金标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正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校60周年,作为以外语、旅游、经贸、文化和国际交流为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学校60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作为中国旅游教育的引领者,学校始终以卓越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回应国家和首都文旅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关切,通过“有组织的科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要,近几年在文旅融合发展、文旅对外传播、国家文化公园、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持续贡献知识和力量。


image.png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致辞


孙维佳在致辞中提到,我国城市产业经济各具特色,自然资源禀赋各异,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经济韧性强,消费市场广泛,具有发展特色会奖和活动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内生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会奖活动目的地恰逢其时,也势在必行。


image.png


原国务院参事室交流合作司司长、中国会奖旅游目的地城市

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召集人孙维佳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朋波教授主持。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夏杰长教授,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金梅,北京北辰实业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首都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乾,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海军以及华为算力平台产业发展总裁刘维围绕主题作主旨演讲。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夏杰长教授以“基于人文经济的人民文旅:理论意蕴和实践路径”为题作主旨演讲。夏杰长谈到在文旅发展中融入人文经济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民文旅的概念,强调文旅发展应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面发展,要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还应注重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


image.png

主旨演讲嘉宾——原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夏杰长


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金梅以“文旅企业的创新实践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吴金梅强调了文旅产业新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的关键角色,分享了首旅集团在文化赋能、资源整合、品牌协同和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而强调政策和理论支撑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


image.png

主旨演讲嘉宾——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

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金梅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首都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乾以“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格局下的会展业发展”为题进行主旨演讲。魏明乾提到会展业在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推动北京乃至国家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强调会展业应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塑造城市性格,通过活动组织、场馆运营、目的地建设、服务模式创新、跨界融合等方式,培育符合国际交往习惯的软硬件基础和市场环境。


image.png

主旨演讲嘉宾——北京北辰实业股份公司执行董事、

副总经理、首都会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明乾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海军以“借力新质生产力,走出文旅融合新路径”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徐海军围绕新质生产力对文旅行业的影响及实践路径进行阐述,认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而新质生产力作用于文旅行业的实践路径包括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研究阐释、推动生产力三要素优化组合、以新型生产要素重塑生产方式、培育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


image.png

主旨演讲嘉宾——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海军


华为算力平台产业发展总裁刘维分享了“发展行业+AI:构筑场景、生态、人才三个底座”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国内人工智能发展应“从技术出发”转向“从客户出发”,借助丰富的数据和场景优势,打造独特的技术优势。华为致力于构建三个底座,通过场景、生态和人才,推动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在文旅行业,华为提供算力底座,协助打造行业价值场景,创造文旅新体验,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华为将携手伙伴共同打造繁荣生态,以实现从标杆示范到行业推广。华为还计划联合行业和高等院校等各方举办AI系列大赛,希望在文旅行业挖掘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行业AI复合型人才”。


image.png

主旨演讲嘉宾——华为算力平台产业发展总裁刘维



image.png




圆桌论坛(一)主题为“AI大模型赋能文旅新业态”,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字文旅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主任邓宁教授主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教处三级调研员刘天龙,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王晓慧,百度地图高级产品经理魏来,美团文旅研究院秘书长邢丽涛,携程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鹏飞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image.png

圆桌论坛(一)嘉宾开展深入对话


刘天龙围绕北京市的智慧文旅建设,提出北京市文旅行业发展紧密围绕智慧城市2.0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进行,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并表示北京市在智慧文旅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数据资源整合、企业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实现智慧文旅的高质量发展。

王晓慧围绕设计思维与AI主题,表示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思维相结合,以解决用户问题并提升体验,同时也强调不仅关注技术的应用,还应涉及设计流程的优化和算法的改进,以实现技术与设计的深度融合。

魏来表示百度地图致力于将大数据和AI大模型解决方案提供给文旅行业,为各地文旅事业贡献力量,强调了AI技术在文旅行业中的赋能作用,对于未来发展畅想方面提到希望能持续提升人机交互流畅度,使得机器更能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邢丽涛强调科技应用的实际落地、科技的人性化以及科技在提升服务质量和解决用户刚需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美团在AI和科技应用方面的具体实践,并且希望通过美团的科技能力活化AI在旅游场景的应用。

孙鹏飞表示携程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其核心作用在于提升旅游市场的效率,通过产品和需求的供给实现效率提升。携程开发了一个名为“问道”的大模型,旨在通过AI技术促进成交,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产品,并挖掘产品的亮点,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



圆桌论坛(二)主题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教授主持。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红教授,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以及同程旅行政府合作部CEO曹帅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image.png

圆桌论坛(二)嘉宾开展深入对话


明庆忠提到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可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生态、新架构、新体系。它以文化为最好旅游资源,旅游为最大文化市场,深化文旅融合。其特征包括创新创意无天花板、产业结构有升级性、发展方式具增值性、与众多领域有协同性、创新链到产业链到价值链链条完整以及产业具有继承性等。

蔡红提到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关联 110个以上产业,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群聚效应,由此带来了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同时,蔡红还强调了创新是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特质,将来高附加值、高端的产业需要技术支持和创新驱动。

吴若山提到讨论现代旅游业体系需考虑过去、当下和未来。现代旅游业体系有几个特征:一是规模要保持稳健、结构优化。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旅游资源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体系驱动力不同,因此要关注共通与不同;二是创新能力更强,现有景区产品同质化严重,研究也存在被政策导向引导、细分要素研究未跟上的问题,因此现代旅游业体系应突出强调创新能力;三是运维管理的市场化,目前资源管理市场化程度尚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培育更成熟的全国性运维品牌。

曹帅提出从互联网平台企业同程旅行的角度看现代旅游业特征:一是平台性经济作用凸显,从成立之初的单一业务到多场景融合,带动旅游业品质提升和服务改善;二是产业链纵深,文旅链条长且复杂,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健全并深度融合,在互联网和创新技术推动下不断完善,未来发展迅速,需各方适应引领;三是协同性强,旅游场景包容性强,企业要抓住可能性,做好人群细分和产品开发。



圆桌论坛(三)主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霄泉副教授主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张祖群,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谢婷,中旅旅行星耀文化副总经理李宇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image.png


圆桌论坛(三)嘉宾开展深入对话


曾博伟提到旅游对新质生产力而言并非主角,更多还是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旅游作为传统服务业就业量大但产业效率不高,从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看需技术迭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发展思路。虽然互联网企业技术已应用于旅游行业,但总体仍偏保守落后,要继续将技术与行业特征深度结合才能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张祖群提到新质生产力在近两年受高度重视,但旅游新质生产力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提升转变,疫情后文旅市场消费虽回升但人均消费与 2019 年有差距,效能和质量亟待提升;二是供需失衡,供给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需求端二次消费和精神需求未满足;三是旅游需求多样且迭代快,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多,颠覆了传统理论,亟需新技术以重构旅游行为与环境供需。

谢婷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在体育旅游中的应用及挑战展开。体育旅游作为蓝海领域,新质生产力可体现在利用可穿戴设备和 AI 技术为体育与旅游结合提供科学指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助力体育旅游升级、体育旅游的三种分类中融入文化元素以及在场馆管理中发挥作用。同时也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需求迭代快,年轻游客兴趣变化大,旅游企业研发产品面临成本与兴趣的矛盾;二是数字化转型水平有待提高,需将文化资源融入高科技产品;三是智慧景区积累的数据难以实现有效转化。

李宇强调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旅游业的核心需求已发生变化,如今旅游业受数字化、智慧化影响,与西方早期随工业化、现代化产生的旅游需求逻辑不同。如今,游客从走马观花式打卡转变为注重情绪价值,追求体验带来的愉悦、平等和欢乐,而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还任重道远。


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的“中国旅游发展·北京对话”,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始终围绕国家及首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汇聚政产学研高水平资源,聚焦产业实践前沿和研究热点,开展现场对话研讨,发布年度系列报告,已经成为引领全国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高端论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旅游科学学院

文字丨车琳琳 陶梦琪

编审丨徐满哲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