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一)主题为“AI大模型赋能文旅新业态”,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数字文旅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主任邓宁教授主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教处三级调研员刘天龙,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王晓慧,百度地图高级产品经理魏来,美团文旅研究院秘书长邢丽涛,携程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鹏飞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刘天龙围绕北京市的智慧文旅建设,提出北京市文旅行业发展紧密围绕智慧城市2.0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进行,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并表示北京市在智慧文旅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数据资源整合、企业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实现智慧文旅的高质量发展。
王晓慧围绕设计思维与AI主题,表示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思维相结合,以解决用户问题并提升体验,同时也强调不仅关注技术的应用,还应涉及设计流程的优化和算法的改进,以实现技术与设计的深度融合。
魏来表示百度地图致力于将大数据和AI大模型解决方案提供给文旅行业,为各地文旅事业贡献力量,强调了AI技术在文旅行业中的赋能作用,对于未来发展畅想方面提到希望能持续提升人机交互流畅度,使得机器更能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
邢丽涛强调科技应用的实际落地、科技的人性化以及科技在提升服务质量和解决用户刚需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美团在AI和科技应用方面的具体实践,并且希望通过美团的科技能力活化AI在旅游场景的应用。
孙鹏飞表示携程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其核心作用在于提升旅游市场的效率,通过产品和需求的供给实现效率提升。携程开发了一个名为“问道”的大模型,旨在通过AI技术促进成交,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产品,并挖掘产品的亮点,实现产品与客户的精准匹配。
圆桌论坛(二)主题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彬教授主持。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红教授,新时代文旅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以及同程旅行政府合作部CEO曹帅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明庆忠提到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可理解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生态、新架构、新体系。它以文化为最好旅游资源,旅游为最大文化市场,深化文旅融合。其特征包括创新创意无天花板、产业结构有升级性、发展方式具增值性、与众多领域有协同性、创新链到产业链到价值链链条完整以及产业具有继承性等。
蔡红提到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质,关联 110个以上产业,现代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群聚效应,由此带来了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同时,蔡红还强调了创新是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特质,将来高附加值、高端的产业需要技术支持和创新驱动。
吴若山提到讨论现代旅游业体系需考虑过去、当下和未来。现代旅游业体系有几个特征:一是规模要保持稳健、结构优化。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旅游资源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产业体系驱动力不同,因此要关注共通与不同;二是创新能力更强,现有景区产品同质化严重,研究也存在被政策导向引导、细分要素研究未跟上的问题,因此现代旅游业体系应突出强调创新能力;三是运维管理的市场化,目前资源管理市场化程度尚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培育更成熟的全国性运维品牌。
曹帅提出从互联网平台企业同程旅行的角度看现代旅游业特征:一是平台性经济作用凸显,从成立之初的单一业务到多场景融合,带动旅游业品质提升和服务改善;二是产业链纵深,文旅链条长且复杂,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健全并深度融合,在互联网和创新技术推动下不断完善,未来发展迅速,需各方适应引领;三是协同性强,旅游场景包容性强,企业要抓住可能性,做好人群细分和产品开发。
圆桌论坛(三)主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刘霄泉副教授主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张祖群,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谢婷,中旅旅行星耀文化副总经理李宇围绕主题开展深入对话。
曾博伟提到旅游对新质生产力而言并非主角,更多还是高新技术应用领域。旅游作为传统服务业就业量大但产业效率不高,从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看需技术迭代,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发展思路。虽然互联网企业技术已应用于旅游行业,但总体仍偏保守落后,要继续将技术与行业特征深度结合才能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张祖群提到新质生产力在近两年受高度重视,但旅游新质生产力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提升转变,疫情后文旅市场消费虽回升但人均消费与 2019 年有差距,效能和质量亟待提升;二是供需失衡,供给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需求端二次消费和精神需求未满足;三是旅游需求多样且迭代快,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多,颠覆了传统理论,亟需新技术以重构旅游行为与环境供需。
谢婷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在体育旅游中的应用及挑战展开。体育旅游作为蓝海领域,新质生产力可体现在利用可穿戴设备和
AI
技术为体育与旅游结合提供科学指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助力体育旅游升级、体育旅游的三种分类中融入文化元素以及在场馆管理中发挥作用。同时也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需求迭代快,年轻游客兴趣变化大,旅游企业研发产品面临成本与兴趣的矛盾;二是数字化转型水平有待提高,需将文化资源融入高科技产品;三是智慧景区积累的数据难以实现有效转化。
李宇强调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统旅游业的核心需求已发生变化,如今旅游业受数字化、智慧化影响,与西方早期随工业化、现代化产生的旅游需求逻辑不同。如今,游客从走马观花式打卡转变为注重情绪价值,追求体验带来的愉悦、平等和欢乐,而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