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宾: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钧。
在国家公园里开展自然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自然教育这个事情,在咱们国家其实很早就有了,我们说的二十四个节气,登高节、踏青,这些都是跟自然相结合的,后来因为自然保护区人和自然的接触,人们慢慢地对这个的认识偏向自然教育,所以自然教育慢慢就兴盛起来了,国家公园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我们特别强调它的四个“最”,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最精华的自然遗产、最富集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强调的国家公园它的组成、结构、功能要齐全,它的生态系统完整性,还有它的文化多样性,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体现。
如何利用推进自然教育去激发多方参与的积极性?
我提出了一句话,从全民共享到全民共育,需要政府、当地居民还有社区,包括一些志愿者,都动员起来,比如说当地居民在做管护员的同时,其实他还可以做生态监测,利用其它的时间给大家做讲解,他们也有探索经验叫社区保护协议,通过一个制度建立起来,让利益相关者各方面协调起来,我们现在已经把自然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里了,就固定下来作为一种制度,然后社会教育,社会力量的介入,对推动国家公园,包括自然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然教育体系构建还有哪些亟待完善?
首先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然教育、什么是解说,解说的对象,另外就是我们人才培养这方面需要一个认证体系,把自然教育师资格认证,什么人能做,要做好,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课程体系的挖掘,需要非常系统的,分门别类进行梳理,还有我们自然教育也需要治理,就是一些政策、扶持一些标准体系、法律法规,另外我觉得,就是要交流,国家公园是具有优势的,一些经验的总结,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话,我们再反馈可以推广一些这样的经验,从全民共享到全民共育,狭义到广义,但是我们首先要把全民共享,针对国家公园这一块要做好,然后再探索到整个治理的方面。

扫码加入北京旅游学会
编辑| 许琪
审核| 张慧英 王政红
北京旅游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