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秦皇岛市档案馆(市方志办)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兰台大讲堂(第五期)如期启幕。著名长城专家、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先生以“何以长城:认识长城的历史价值及新时代意义”为题,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既有学术厚度,又有人文温度的文化盛宴。


董耀会,1957年1月5日出生在河北抚宁——这片紧挨着长城的土地上。1984年春,还是热血青年的他,约上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华夏子”团队。他从山海关老龙头迈开脚步,用508天的晨昏、7400多公里的足迹,完成了人类首次长城全线徒步考察的壮举。之后四十载光阴流转,他以心为壤、以笔为锄,师从罗哲文、侯仁之等大家深耕学术,著有《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守望长城:董耀会谈长城保护》《长城:追问与共鸣》等10余部著作,主持编纂国家“十二五”项目《中国长城志》,牵头研究《长城保护条例》,陪同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等多国政要参观长城,让长城的故事跨越山海。从徒步考察的青年到守望长城的学者,他用踏实的脚步丈量过长城的“物理长度”,更用热血情怀赓续了长城的“精神文脉”。



讲座中,董耀会先生凭借扎实的文化功底与生动的叙事方式,为听众搭建起跨越古今的长城文化认知框架。他首先从军事价值说起,清晰还原了它在农耕与游牧文明间的“和平屏障”意义;再拨开砖石的表面,深入阐述了长城背后的“精神密码”。从明代戚家军“守土卫国”的赤胆忠心,到1933年长城抗战中“以血肉筑长城”的烽火往事,这些层层叠叠的历史故事连接在一起,就是我们“众志成城”的民族意志最鲜活的具象化表现。他的讲解字字恳切,句句动容,让听众仿佛置身在历史的洪流中,真切触摸到了长城文化的精神内核。
整场讲座掌声迭起。互动环节中,听众结合秦皇岛长城遗迹保护、地方文化品牌创新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董耀会先生耐心作答,给出的建议既专业又接“地气”。活动尾声,董耀会先生向听众赠送了《长城之子董耀会》一书,大家纷纷合影留念,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




作为秦皇岛本土的公益文化品牌,兰台大讲堂自今年4月启幕以来,已顺利举办5期,始终秉持“汇聚名家智慧,传承优秀文化”的宗旨。接下来,秦皇岛市档案馆(市方志办)将持续依托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邀请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公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助力秦皇岛本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蓬勃的生机!

扫码加入北京旅游学会
编辑| 许琪
审核| 张慧英 王政红
北京旅游学会